伟大苏美巴比伦,全国人人泥瓦匠山东原油期货配资,满地开设砖瓦厂,到处晾晒泥巴板。
《苏美尔巴比伦:伟大神奇的学术泥瓦匠们!》
看西方考古学,不禁感叹——在苏美尔巴比伦,最伟大的不是国王,不是工程师,不是数学家或者天文学家,也不是僧侣,或者武士,而必须是泥瓦匠。
因为所有苏美尔、巴比伦辉煌的古文明,都是通过那一块块晒干,整齐叠码好、不需要烧制的干泥巴板板保存下来的。而制作它们的人,当然是砖瓦厂和泥瓦匠们。
泥巴板板在中国就是土坯,在北方农村很常见,它们是如何制成的呢?据云:土坯墙主要是用土培砖建造而成,土砖就是未烧制的泥巴板板,经过自然风干晾晒而成。造砖与土坯砖用的主要原料是粘土。土坯砖的做法,可分成制干坯、湿制坯与“刀扎水土坯”三种。制作基本工序是:
选泥-捣烂-拌泥-夯打(湿制坯不存在工艺流程)-出模-晾晒。
苏美尔巴比伦帝国的土坯泥巴板板看来也只能用上述方法来制成。唯一与中国农夫泥瓦匠不同之点是,巴比伦的泥瓦匠,同时也是帝国高级公知官科——大文豪大学者大文人等等。
他们不但必须会和泥土、晒砖坯,刻软泥,还会计算微积分,圆周率,勾股定理等等,还会写史诗,情书,日志,这容易吗?
计算或者构思完毕,要一刀一刀刻上泥板,然后再去晒干。须知土坯是不结实的,很容易酥解和散坏。
但是巴比伦的泥板,看起来却每一款都非常结实,虽然没有经过烧制,但每一块还是都像砖头那么紧密,经历几千年风雨寒暑,依然坚固无比。
如果用土坯泥板制造一本图书,那么一本百叶文书,那就要弄一百块大板砖,要有至少一百来斤重量。所以巴比伦精英必须也是善于搬砖的大力士。
土坯板砖图书馆,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无比神奇,妙不可言!
一般来说,不管希腊罗马埃及还是巴比伦尼亚的古文物,都普遍具有千年不坏,万年如新的特性,绝对不会像中国那些出土文物,被岁月风雨销蚀得千疮百孔。何以能做到这一点?这当然是个永远的秘密。
所以不管怎么样,还是让我们高声颂扬和赞美伟大的巴比伦那些神奇的泥瓦匠们吧!
《网友问答:上海博物馆中令你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?》
答:【苏美尔王表】高20厘米,一列47行,平均每行间隔不足5毫米。几乎所有楔形文字泥板都差不多这个字号!神眼啊!
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